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8158.出埃及记14:10-14.法老临近的时候,以色列人举目看见埃及人追赶他们,就甚惧怕;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哀求。他们对摩西说,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我们在埃及不是对你说过这话,说,不要管我们,容我们服事埃及人吗?因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摩西对百姓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
“法老临近的时候”表来自那里的邪恶所生虚假的流注极其严重。“以色列人举目”表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及其思维。“看见埃及人追赶他们”表虚假的严重性不断增长。“就甚惧怕”表一种可怕的恐惧感。“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哀求”表祈求帮助。“他们对摩西说”表试探的顶点,就是绝望之时。“难道在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来死在旷野吗”表如果诅咒是他们的命运,那么对他们来说,它是通过侵扰者的虚假到来,还是通过他们将在其中屈服的一种试探状态到来,都一样,没什么区别。“你为什么这样待我们,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呢”表他们从虚假的侵扰中被释放也是徒劳的。“我们在埃及不是对你说过这话吗,说”表当被虚假侵扰时,他们想过这样的事。“不要管我们,容我们服事埃及人”表他们不会从投降中被拉回来。“因为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表在一种侵扰的状态下通过虚假的暴行到来的诅咒要好于在一种试探的状态下通过屈服到来的诅咒。“摩西对百姓说”表被神之真理从一种绝望的状态中提升。“不要惧怕”表他们不可绝望。“只管站住!看耶和华的救恩”表救恩唯独来自主,根本不来自他们自己。“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表将持续永恒之物。“因为,你们今天所看见的埃及人,必永远不再看见了”表虚假一次被移走,就永远被移走。“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表唯独主承受试探的争战。“你们只管静默”表凭自己的能力,他们绝对一事无成。
3865.“如今我的男人必爱我”表真理的良善就出自该状态。这从“爱”和“男人”的含义清楚可知,爱是指出自该状态的良善,因为一切良善都是爱的产物,因而在此由“爱”来表示;“男人”是指真理(3134节)。至于何为真理的良善,这在前面已反复解释过了,即:它是为了生活而对真理的情感;因为生活就是在真理里面被那些后来重生的人所看到的良善。没有照着真理的生活,真理与良善就不会联结起来,因而良善就无法变成人自己的。
只要注意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谁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检查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尽管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教会的教义上接受过教导,却根本不相信关于主的任何事,也不信祂和教会的真理;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则人人都信他们视为真理的那些真理。然而,那些像教会领袖那样教导真理,然而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的确声称他们相信,其实他们发自内心不信。
其中有些人具有一种说服之信,这种信是正信的仿品,只不过是所确认的纯记忆知识。他们确认这种知识不是因为它是真理,乃因声称忠于它会提升他们的地位、荣耀和利益。这种知识也就从耳朵进入记忆,再从记忆传到嘴上,而不会进入内心,并由此进入对它的承认。由此明显可知,只有生活才能表明对真理的这种承认的性质,也就是信的性质。他们还表明,脱离生活良善的信声称,一个人无论生活如何,都能凭恩典得救;并且这种信还反对这一教导:每个人的生命死后仍旧存留。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